2020年底谈谈自己想法,很多网友基本上都是中底层水平,年入10万左右,无房无车不在少数。我想,这其中原因之一必然存在学历的限制,另外一个就是机遇的问题。
我们常常说,站在风口猪都能起飞。诚然,从现在回头看过去,似乎是这么回事。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很多自身的因素,那就是眼界,格局,知识储备都会影响人们对当下事物的判断。
改革开放初期,只要胆子大,做个倒卖的生意,就能赚个盆满钵满。现在的我们看过去,大可夸夸其谈,若在当时必定大干一场。但当时的人们受到的思想教育便是老老实实做人,思想纯粹,没有其他想法只不过是种地上班,按部就班。
90年代,人们开始活跃于股市,一批批的人们开户进场。然而总有人妄想一夜暴富,但很多人却又没有能力,也没有格局。试想一下,若在当时买入茅台股票放到现在,价值又是多少?
再往后便是00年代了,当时的住房普遍便宜,可人们却并没有“炒房”这种思想。大部分的人们,依旧过着按部就班,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。
10年代,网络时代崭露头角。所有新兴事物开始颠覆人们认知,牛如比特币,从几块钱一个到几万块一个。这其中,有多少人从底层人实现阶级翻越,身价上亿?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把几块钱一枚的币拿着不放,直到几万块?
那,当我们有了这么多的前车之鉴,是否在20年代我们又会有所作为?我想可能性不大。正如我文章开头所言,一个人对当下的判断,存在很多自身的因素。当我们的眼界局限于当下安稳的现状,很少有人愿意去放手一搏,哪怕只是拿出自己手头可支配资金的一小部分。因此,即使我们出生在那个年代,亦或是重回到过去,依旧会和大部分人一样,或者做出同样的决定。
20年代,我认为学习是可以存在改变命运的可能,然而,仅仅只是靠单纯的学习,却并不能完全改变自身命运。举简单的例子,考公和考研。考试的人数与难度系数,都不小。人们对此却又乐此不疲,由此也造成一种情况便是“内卷”。每个人都在尽全力去做,人人都如此,原先简单的职务,开始要求越来越高。明明一个初中生便可以胜任的职务,单位可以要求本科生乃至研究生的门槛。人人都是本科生,毕业学历在人们眼中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值钱。这,是否是我们所认为的“知识改变命运”?
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说过一句话,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。确实,当我们安逸于当下的平平淡淡,也就一点点地沉浸于其中。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。曾经忙忙碌碌于工作的年轻人老去,身体机能变差,结婚生子,买房买车,抚养孩子,退休。这似乎再正常不过。然而,我们当初的梦想,却不再被提起,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,直到死去。
我写这些不是说为了贩卖焦虑,只是认为大家如果有想法,可以大胆去做。很多人会说,我已经20多了,是否已经没有机会了,我想很现实的一个例子便是。奥巴马50岁退休,而特朗普70岁当总统。我觉得做事年龄是其次,最重要的便是心态。一个人如果可以拥有敢于尝试的心态,年龄又算得了什么?
来本站这里的网友至少还有撸毛的想法,那我觉得你们应该也拥有不安于现状的想法。不念过去,不畏将来。希望大家都能在未来,过得更好。